• 全国 [切换]
  • 二维码
    土淘网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头条 » 农业头条 » 正文

    农民种地不赚钱?这27条农业最新规划你都知道吗?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02-27 09:49:13    浏览次数:328    评论:0
    导读

    2月21日,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印发《2019年种植业工作要点》(下称《工作要点》),就确保重要农产品供给,推动质量兴农和绿色发展

    2月21日,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印发《2019年种植业工作要点》(下称“《工作要点》”),就确保重要农产品供给,推动质量兴农和绿色发展,推进种植业高质量发展等方面,提出了27条工作要点,2019年种田要这样种!
     
    1.稳住粮食生产
    完善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政策,更好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完善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和地方政府抓粮积极性。加强政策宣传,引导农民合理安排种植结构,力争稻谷、小麦等口粮品种面积稳定在8亿亩。
     
    2.提升大豆和油料供给能力
    落实加强油料生产保障供给的意见,组织实施大豆振兴计划,推进大豆良种增产增效行动,进一步提高大豆补贴标准,扩大东北、黄淮海地区大豆面积,研发推广高产高油高蛋白新品种。大力发展长江流域油菜生产,推进新品种新技术示范推广和全程机械化。扩大黄淮海地区花生种植。力争全年大豆和油料面积增加500万亩以上。
     
    3保证棉糖自给水平
    完善棉花、糖料扶持政策,促进棉糖生产向优势产区集中,鼓励规模化生产,力争将棉花面积稳定在5000万亩、糖料面积稳定在2300万亩左右,保证必要的自给水平。积极推广高品质棉花、“双高”甘蔗,因地制宜推进全程机械化生产,集成推广轻简化优质高效栽培技术模式,降低用工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益。
     
    4巩固提高生产能力
    配合做好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划定工作,确保按期完成10.58亿亩划定任务。加快建设集中连片、旱涝保收、稳产高产、生态友好的高标准农田,优先建设口粮田,全年新增高标准农田8000万亩以上,到2020年确保建成8亿亩高标准农田。恢复启动新疆优质棉生产基地建设,将糖料蔗“双高”基地建设范围覆盖到划定的所有保护区。推进耕地质量建设,加强华北地区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重金属污染耕地治理修复和种植结构调整试点。
     
    5完成“大棚房”专项行动
    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全面落实保护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制度,坚决遏制农地非农化乱象。坚决打赢“大棚房”问题专项清理整治这场硬仗,把清理排查贯穿专项行动全过程,深入查、彻底查、反复查,倒排工期、挂牌督办,坚决整治、加快整改,确保按时保质完成清理整治任务。巩固“大棚房”问题清理整治成果,推进设施农业健康有序发展。
     
    6加快技术集成创新推广
    结合实施乡村振兴科技支撑行动,开展绿色高质高效行动。选择325个重点县整建制推进,聚集重点作物,突出大豆、油菜等市场紧缺产品及蚕桑、中药材等特色作物。聚焦重点环节,加快突破种植业关键核心技术,推动绿色投入品、农机农艺融合等领域自主创新,集成“全环节”标准化绿色高效技术模式,构建“全过程”社会化服务体系,打造“全链条”产业融合模式,引领“全县域”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7推进科学防灾减灾
    加强灾情监测预警,密切与气象部门沟通会商,研判全年气象年景和灾害发生趋势,关注厄尔尼诺现象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及早制定应对预案。顺应天时调整种植结构,发展适应性种植,推进主动避灾。根据灾害发生情况和作物生育进程,制定防灾减灾技术方案,组织专家和农技人员深入生产一线,落实防灾减灾关键技术,推进科学抗灾。指导农民搞好生产恢复,加大对重灾区支持力度,实现有效救灾。
     
    8加强重大病虫疫情防控
    继续实施植物保护工程,完善重大病虫疫情田间监测网点,全面推行重大病虫疫情智能化、自动化、标准化监测预警。加强小麦赤霉病、水稻“两迁”害虫、稻瘟病、玉米螟、粘虫、蝗虫等迁飞性、流行性、暴发性病虫害统防统治、联防联控和应急防治,确保总体危害损失率控制在5%以内。密切关注大豆点蜂缘蝽、草地贪夜蛾等新发病虫发展动态,强化技术研发储备。突出抓好柑橘黄龙病、苹果蠹蛾、红火蚁、马铃薯甲虫等重大植物疫情阻截防控,强化海南、甘肃等良种繁育基地疫情监测与检疫监管,深入推进跨区植物检疫执法行动,遏制重大植物疫情蔓延成灾。
     
    9优化种植结构
    巩固非优势区玉米结构调整成果,适当调减低质低效区水稻种植,调减东北地下水超采区井灌稻种植。继续优化华北地下水超采区和新疆塔里木河流域地下水超采区种植结构,减少高耗水作物。适当调减西南西北条锈病菌源区和江淮赤霉病易发区的小麦。合理调整粮经饲结构,发展青贮玉米、苜蓿等优质饲草料生产。
     
    10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
    大力发展优质稻米、专用小麦、优质食用大豆、“双低”油菜、高品质棉花、高产高糖甘蔗等,提升产品品质,提高种植效益。因地制宜发展多样性特色产业,积极发展果菜茶、食用菌、杂粮杂豆、薯类、中药材、蚕桑、花卉等产业,支持建设一批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拓宽农民增收渠道。落实《全国道地药材生产基地建设规划(2018-2025年)》,加快打造一批特色道地药材基地。稳定设施蔬菜面积,优化区域布局,保障蔬菜均衡供应。
     
    11推进马铃薯主食开发。
    组织科研、生产、加工等部门联合攻关,促进马铃薯主食产业提档升级。继续实施马铃薯主食产品及产业开发试点,优化原料薯供应,筛选一批干物质含量高、具有功能性成分的加工专用型品种,为加工企业提供稳定可靠的原料薯来源。优化主食加工工艺,完善产品配方及工艺流程,提高全粉含量,开发色香味形俱佳的新一代主食产品。推进产业深度融合,支持企业新建一批主食加工生产线,扩大主食加工产能。广泛开展宣传,组织主食产品消费体验、特定群体营养餐、大众群体放心餐活动,推动主食产品进超市、进社区、进学校。
     
    12促进产业融合发展
    推进种养结合,以养带种、以种促养,实现资源循环利用。促进产加销衔接,大力发展订单生产,支持主产区农产品就地加工转化增值。支持新型服务组织开展代耕代种、统防统治等农业生产性服务,为一家一户提供全程社会化服务,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在茶叶、油菜、水果等优势产区,因地制宜发展休闲采摘、观光旅游等新产业新业态,促进农旅融合,挖掘种植业外部增收潜力。
     
    13持续推进化肥减量增效
    深入开展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保持化肥使用量负增长,确保到2020年化肥利用率提高到40%以上。继续选择300个县开展化肥减量增效试点,加强农企合作,加快技术集成创新,组织专家分区域、分作物提炼一批化肥减量增效技术模式,建设一批化肥减量技术服务示范基地,为农民提供全程技术服务。结合延伸绩效管理,将化肥使用量负增长目标任务分解到省、市、县。加强宣传引导,普及化肥减量增效技术,增强科学施肥意识。
     
    14深入推进有机肥替代化肥
    结合实施农业绿色发展五大行动,继续在苹果、柑橘、设施蔬菜、茶叶优势产区开展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试点,将试点规模扩大到175个县,将实施范围扩大到东北设施蔬菜。探索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撬动社会资本参与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引导农民多用有机肥。对首批100个有机肥替代化肥试点县,系统总结技术规程、推广模式、运行机制,加快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组织方式和技术模式,推进有机肥替代化肥在更大范围实施。
     
    15 持续推进农药减量增效
    深入开展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转变病虫防控方式,大力推广化学农药替代、精准高效施药、轮换用药等科学用药技术。加快新型植保机械推广应用步伐,进一步提高农药施用效率和利用率。大力扶持发展植保专业服务组织,提高防控组织化程度,强化示范引领和技术培训,不断提高统防统治覆盖率和技术到位率。在粮食主产区和果菜茶优势区,打造一批全程绿色防控示范样板,带动引领农药大面积减量增效,力争主要农作物病虫绿色防控覆盖率达到30%以上,继续保持农药使用量负增长。
     
    16 加快发展节水农业
    结合实施国家节水行动,在干旱半干旱地区,以玉米、马铃薯、棉花、蔬菜、瓜果等作物为重点,以提高天然降水和灌溉用水利用效率为主攻方向,大力推广旱作农业技术。在农田基础设施较好、有灌溉条件的地区,采用膜下滴灌、浅埋滴灌、垄膜沟灌等模式,建立灌溉施肥制度,配套水溶肥料,实现水肥耦合。在干旱缺水、地下水超采等地区,以蓄集和高效利用自然降水为核心,采用新型软体集雨技术,充分利用窖面、设施棚面及园区道路等作为集雨面,蓄集自然降水,实现集雨补灌。继续组织实施墒情监测,应用现代化手段完善墒情监测网络体系,为指导农民适墒播种、抗旱保墒、高效节水灌溉提供科学依据。
     
    17 扩大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
    进一步完善组织方式、技术模式和政策框架,巩固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成果。调整优化试点区域,将东北地区已实施3年到期的轮作试点面积退出,重点支持长江流域水稻油菜、黄淮海地区玉米大豆轮作试点;适当增加黑龙江地下水超采区井灌稻休耕试点面积,并与三江平原灌区田间配套工程相结合,推进以地表水置换地下水。鼓励试点省探索生态修复型、地力提升型、供求调节型等轮作休耕模式,丰富绿色种植制度内涵。继续开展试点区耕地质量监测、卫星遥感监测、第三方评估,确保完成3000万亩轮作休耕试点任务。
     
    18 推进标准化生产
    加快制定修订一批肥料安全性标准。完善农药标准框架,制定修订农药残留标准1000项,加快农药分析方法通用标准制定。推进按标生产,在绿色高质高效示范县、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示范县,加快集成组装一批标准化绿色高质高效技术模式,建设全程绿色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鼓励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按标生产,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19 优化产地环境
    实施设施蔬菜净土工程,针对设施蔬菜土壤连作障碍突出问题,选择一批设施蔬菜大县大市,开展土壤改良治理试点,推广轮作倒茬、深翻深耕、土壤消毒、增施有机肥等技术模式,缓解连作障碍,减轻土传病害。开展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试点,防止农药包装废弃物污染,保障公众健康,保护生态环境。
     
    20 推进园艺产品提质增效
    在打造优质粮棉油糖生产基地的同时,实施园艺产品提质增效工程。加快品种改良,选育一批适销对路、熟期合理、品质优良的品种,通过搜集恢复、提纯复壮、抢救保护,恢复一批传统特色当家品种。结合实施现代种业提升工程,建设一批果菜茶、中药材、食用菌等特色作物良种繁育基地,促进品种更新换代。加快品质提升,推进果茶优势产区老果茶园改造,重点改造园龄20年以上的老果茶园,提高优质果茶供给水平。推广绿色高质高效技术模式,果菜茶产品质量合格率保持在98%以上。
     
    21 加强品牌建设
    依托产业联盟、行业协会及大型企业集团,在粮食主产区、果菜茶优势产区创建地域特色突出、产品特性鲜明的区域公共品牌,加快培育一批品质好、叫得响、占有率高的知名大品牌。按照“拾回老味道、重塑老品牌、恢复老技艺、开发新产品”的思路,创新品牌营销推介,塑造一批国家级农业品牌,创响一批“土字号”、“乡字号”特色产品品牌,办好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等展会,树立品牌形象,提升品牌知名度。
     
    22 强化质量安全监管
    按照农业高质量发展和绿色发展新要求,严格农药使用监管。开展高毒农药和老旧农药风险监测评价,建立农药禁限用和淘汰的预警机制。加快小宗作物群组化试验研究,逐步解决小宗作物用药短缺问题。加强农药安全使用间隔期的监督检查,率先在果菜茶规模生产主体实行农药使用档案记录制度,加大违规使用高毒、高风险农药的查处力度,提升科学用药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23 扎实推进产业扶贫
    聚焦“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和定点扶贫地区,选准特色产业,明确帮扶措施,加大对深度贫困地区特色产业发展的资金投入力度,着眼资源优势,发展长效扶贫产业,提高贫困人口参与度和直接受益水平。在贫困地区加力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促进节本增效、增产增效。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继续开展“万名农技人员进山上坝行动”,组织种植业专家组深入贫困地区开展技术指导,加大特色产业技能培训,增强发展内生动力。支持贫困地区开展特色产品产销对接,着力解决产销脱节、风险保障不足等问题。
     
    24 强化农药监管能力建设
    全面贯彻《农药管理条例》,落实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农药监管职责,强化农药监管队伍及能力建设,加快构建农药生产、经营、使用等信息监测网络,建立健全农药质量追溯体系和诚信体系。完善工作规则,优化办事流程,创新服务方式,提高农药依法监管和科学管理的水平。研究农药产业政策,优化产业布局,促进农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和绿色发展。
     
    25 规范行政审批
    完善农药登记评审制度,严格评审标准,规范评审程序,落实信息公开制度。优化肥料登记审批制度,精简审批事项,将部分肥料品种审批登记权限下放。推进肥料登记评审委员会换届,修订评审委员会章程,规范审批流程,严格审批制度。全面落实技术审查规定,加强对检测机构监督管理,完善肥料登记信息发布制度。规范国外引种检疫审批,完善专家评审和风险评估制度,强化后续监管,保障引种安全。
     
    26 严格行政执法
    加强农药市场监管,按照“双随机一公开”的要求,重点开展农药隐性添加、出口转内销等专项检查,对主要农药市场、“黑名单”农药企业加大抽查力度,严肃查处制售假劣农药等违法行为。在关键季节组织开展农药行业安全生产检查,指导督促农药生产者、经营者、使用者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防范发生安全生产事故。加强肥料市场监管,组织开展肥料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维护农民和合法企业利益。加强信息公开,对农药、肥料、国外引种检疫行政审批和执法监管信息及时依法公开。
     
    27 加快立法进程
    推动《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条例》出台,制修订《农作物病虫害分类管理办法》《植物检疫条例实施细则》《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管理办法》等部门规章。研究制定肥料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管理办法。加强《肥料管理条例》立法调研,积极推动立法进程。
     
    (文/小编)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91tutao.com/news/show-1523.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help@91tutao.com。
    0相关评论
     

    (c)2016-2023 土淘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70034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