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切换]
  • 二维码
    土淘网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头条 » 市场行情 » 正文

    到底是什么让农产品变得越来越没有“味”?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7-05 15:12:10    浏览次数:180    评论:0
    导读

    在,总是能看到人们发出这样的抱怨:为什么现在的水果、蔬菜都没有了原来(童年)的味道?番茄不再是那个鲜美多汁,可以作为水果

    在,总是能看到人们发出这样的抱怨:为什么现在的水果、蔬菜都没有了原来(童年)的味道?

    番茄不再是那个鲜美多汁,可以作为水果食用的蔬菜!

     

    苹果没有了苹果味

    不止这些水果蔬菜没有了以前的味道,现在就连猪肉、鸡肉,也不再像以前那样“香“!

    不但口感上不如以前,营养价值也逐渐在下降! 有关研究报告称:今天超市里的蔬菜矿物质与50年前相比平均下滑5%-40%;蔬菜中铁的含量在2000年只达1950年的五分之一。

    蔬果的营养含量随着时间递减

    栽培技术与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换来的却是口感和营养的逐渐下降!原因何在?

    原因一:“批量”生产,盲目加速生长

    现在的规模化生产农产品,再也不是以前不计较人工成本和时间成本的生产。就拿养一只鸡来说,以前在农村一只鸡出栏时间大致需要一年,用野菜、谷物剩饭等喂养。现在工厂批量生产,为了加速鸡的生长,缩短出栏时间,一般都会采用“催肥“手段,用各种饲料喂养,出栏时间仅需要2-3个月,甚至更短。

    这样快速生产的鸡肉口感必定与自然生长成熟的无法比拟,所以,”土鸡、土鸡蛋、野猪、跑山鸡 “之类的农产品变得格外稀有,有了差异化,这也是它们的价格高于市场上其它同类产品的主要原因。

    原因二:大量使用”膨大剂、增色剂、增甜剂“等化学添加剂

    对种植户来说,心里也是有苦说不出。于他们而言,其实也不愿意使用这些化学添加剂,无辜增加投入成本,但是,为了迎合大众的消费习惯,不使用这些添加剂,根本得不到市场的认可,可以说几乎没有消费者愿意购买。拿葡萄来说,无核品种葡萄不膨大,果粒小,果型参差不齐,不符合消费者追求“大”的购买习惯,只能自产自销或者烂在地头。

    原因三:契合社会发展及市场运输需要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农产品线上交易走进千家万户。为了满足市场发展以及运输要求,一方面,需要提前采摘和使用不同的保鲜剂等保鲜方式,保证从产地到消费者的新鲜;另一方面,就需要生产出储运性好的农产品新品种。比如现在市面上的番茄,大多番茄都是果皮厚,果汁较少,硬度高,极耐储藏的“硬果番茄”。这种品种的番茄,正常条件下可存放一个月左右时间,非常适合长途运输。这也就是现在番茄不像小时候那样好吃,失去“番茄味”的主要原因。

    综上,农产品没有了“原汁原味”,营养价值逐渐降低,不是某单一个方面的原因所致,是这个社会不断发展的必然,也是我们消费者消费习惯的不断升级所致。就像以前我们也许逢年过节才能吃上一顿肉或者外地水果,现在变得非常的普遍和习以为常

     
    (文/小编)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91tutao.com/news/show-1053.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help@91tutao.com。
    0相关评论
     

    (c)2016-2023 土淘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70034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