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切换]
  • 二维码
    土淘网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头条 » 专家观点 » 正文

    部分食用鱼体内毒素仍在累积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08-12 14:43:17    来源:科技日报    浏览次数:924    评论:0
    导读

    虽然自上世纪90年代末以来,海水中的毒素浓度已经有所下降,但英国《自然》杂志近日在线发表的一项生态学研究指出,海洋暖化以及过度捕捞导致的食性转变,可能会使部分人类可食用鱼类体内的甲基汞(MeHg)含量增加。

      虽然自上世纪90年代末以来,海水中的毒素浓度已经有所下降,但英国《自然》杂志近日在线发表的一项生态学研究指出,海洋暖化以及过度捕捞导致的食性转变,可能会使部分人类可食用鱼类体内的甲基汞(MeHg)含量增加。
      海产品是许多人的重要营养来源,但鱼类也是神经毒素甲基汞暴露的一大来源。为了降低甲基汞暴露风险,减少人为汞排放的全球条约(《水俣公约》)已于2017年正式生效。然而,这些全球目标在制定时,并未考虑海洋生态系统的持续变化可能会对人类经常食用鱼类(如鳕鱼和金枪鱼)体内的甲基汞累积产生哪些影响。
      为了研究海水升温和过度捕捞对鱼体内甲基汞含量的影响,美国哈佛大学科学家团队此次分析了大西洋西北部缅因湾超过30年的生态系统、沉积物和海水中甲基汞含量的数据。分析显示,从上世纪70年代到本世纪前10年,大西洋鳕体内的甲基汞含量升高了23%。
      研究团队把这种变化归因于过度捕捞造成的食性转变——过度捕捞让鳕鱼对大型鲱鱼和龙虾这类猎物的依赖度上升,而它们比鳕鱼在70年代的捕食对象体内的甲基汞含量更高。
      研究人员还分析了近期海水温度变化对大西洋蓝鳍金枪鱼体内甲基汞累积的影响。结果发现,海水温度从1969年的低点逐渐上升,可能导致了大西洋蓝鳍金枪鱼体内甲基汞含量升高了约56%。虽然此前认为海水温度升高与某些鱼体内的甲基汞含量上升相关,但对于野生鱼类的具体影响程度一直不甚了解。
      此前报道显示,全球汞排放已趋于平稳,但这项研究表明,海洋暖化和过度捕捞行为也对鱼体内汞含量变化起到一定作用。
     
    (文/小编)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91tutao.com/news/show-3927.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help@91tutao.com。
    0相关评论
     

    (c)2016-2023 土淘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70034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