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切换]
  • 二维码
    土淘网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头条 » 专家观点 » 正文

    番茄果实颜色条斑形成分子机制获揭示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6-02 13:30:51    来源:中国科学报    浏览次数:805    评论:0
    导读

    5月28日,《新植物学家》在线发表了华中农业大学教授张余洋团队最新成果。他们成功克隆了番茄果实颜色GS基因位点,揭示了转录因子TAGL1调控番茄果实颜色形成的分子机理。


      绿熟期和红熟期的番茄果实条斑


    华中农大供图

      条斑番茄果实在不同发育阶段的表型。华中农大供图
      5月28日,《新植物学家》在线发表了华中农业大学教授张余洋团队最新成果。他们成功克隆了番茄果实颜色GS基因位点,揭示了转录因子TAGL1调控番茄果实颜色形成的分子机理。
      园艺果实色彩斑斓是由于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等色素多样性积累。色素不均匀分布使得番茄果实表面产生条斑表型。例如,在番茄绿熟阶段,叶绿素在果实表面差异性积累,呈现绿条斑和浅绿条斑随机分布;红熟阶段,类胡萝卜素不同组分及其含量差异造成番茄表面条斑产生。
      该项研究中,通过对515份番茄核心种质资源性状调查发现,其中7份材料果实表现为条斑表型。因此条斑性状属于稀有变异。
      研究团队克隆并鉴定了TAGL1基因调控番茄条斑的形成,并证实番茄条斑表型为隐性性状,由单基因控制。
      在条斑突变体gs中,利用转基因技术获得的TAGL1超量转基因系和敲除系的果实都表现为无条斑表型。在绿熟阶段,相比对照gs,超量系果实表皮中叶绿素含量显著性减少,敲除系果实表皮中叶绿素含量显著性增加,这与TAGL1在浅绿条斑和绿条斑中的差异性表达相吻合。
      在条斑番茄品种中,TAGL1仅在果实中差异性表达,产生了条斑表型,丰富了番茄果实颜色类型。针对保守的SNP,研究团队开发了分子标记可用于辅助选择育种。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111/nph.16705
     
    (文/小编)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91tutao.com/news/show-5398.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help@91tutao.com。
    0相关评论
     

    (c)2016-2023 土淘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70034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