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切换]
  • 二维码
    土淘网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头条 » 专家观点 » 正文

    新时代背景下乡村人才振兴的路径探析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02-24 20:25:37    作者:李娜李文生    浏览次数:1337    评论:0
    导读

    人才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乡村人才是新时代乡村产业振兴的引领者,是新时代脱贫攻坚的推动者,更是新时代城乡融合的带动者。目前我国乡村人才方面存在很多问题。根据目前乡村人才现状,探析实施乡村人才振兴的路径,破解乡村人才问题,从而为乡村振兴提供充足的人力动能,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新时代背景下,人民

    人才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乡村人才是新时代乡村产业振兴的引领者,是新时代脱贫攻坚的推动者,更是新时代城乡融合的带动者。目前我国乡村人才方面存在很多问题。根据目前乡村人才现状,探析实施乡村人才振兴的路径,破解乡村人才问题,从而为乡村振兴提供充足的人力动能,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

    新时代背景下,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成为我国的主要矛盾,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则是不充分发展的一个重要表现。

    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新时代乡村发展指明了方向。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外延丰富的战略性布局,涉及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等多方面。乡村振兴中起着关键核心作用的是人才振兴。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人才,特别是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更需要拥有丰富专业知识、掌握过硬技术技能、擅长管理经营的乡村专业人才。

    乡村振兴过程中,乡村人才主要包括以下几种。一是农业经营者,包括依托农村特色产业和农产品加工业的自主经营者、科技示范户、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等致富带头人。二是返乡下乡创业者,主要是返乡的大学生和农民工创业者,包括具备一定职业技能和经验,从城市和城镇到农村就业的创业者[1]。乡村振兴离不开乡村人才提供丰富动能,然而目前我国乡村建设人才相对短缺,因此要积极探索乡村人才振兴的路径。

    1 乡村人才是乡村振兴的关键

    乡村人才深入农村、服务农业,促进乡村产业兴旺、推进乡村脱贫攻坚、建设新型城乡关系,为乡村振兴增添了生机与活力。

    1.1 乡村人才是新时代乡村产业振兴的引领者

    在乡村振兴战略中,产业振兴提供了物质保障,也是一切农业农村建设的基础。我国传统的农业发展重心在于促进量的增加,农业与自然资源关系紧张,农业产业链条短、附加值低等问题突出。因此,新时代乡村产业振兴必须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拓展产业链条,提升农业附加值,推动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

    乡村人才作为产业振兴的引领者,从事绿色农业、旅游农业、农产品电商等多样化农业,极大地促进了乡村产业发展。一方面,乡村人才根据市场所需,将自身所掌握的专业技术、技能以及管理经验运用于农业生产过程中,不断促进农业转型升级,提高农产品标准化、规模化和品牌化水平。另一方面,乡村人才在创新创业过程中,把农业与生态、旅游、文化深度融合,有效开发农业资源,促进了农村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

    1.2 乡村人才是新时代脱贫攻坚的推动者

    乡村振兴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必然是提高农民收入。要补齐我国经济发展短板,首先要将脱贫攻坚进行到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最终才能实现共同富裕。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存在诸多的耦合与交叉。脱贫攻坚一定程度上是乡村振兴战略稳定实施的基础,而乡村振兴战略是维护脱贫攻坚成果的有效措施[2]。只有不断推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衔接,才能最大化地促进乡村发展。

    脱贫攻坚和提高农民收入的关键在于培育人才,开辟人才成长道路。乡村人才作为新时代脱贫攻坚的推动者,顺应市场需求,大力发展绿色农业、乡村文化产业、旅游农业,在有效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农民收入增加的同时,也提高了广大农民深度参与农业生产的积极性,给广大农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与此同时,乡村人才利用网络、新媒体等渠道缩短产品流通时间,提高农业生产经营效率,最大程度实现了农民增收。在乡村人才带领下形成的增收渠道,全面激发农民发展农业的积极性,提高民众脱贫的志气,从而推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衔接。

    1.3 乡村人才是新时代城乡融合的带动者

    我国一直受二元制城乡经济发展模式的影响,城乡经济发展存在一定的差距,因而相当多的乡村农业劳动力单向流向了城市非农行业,使得乡村“空心化”问题加剧,不利于“三农”事业稳定发展。

    我国城乡融合之路不断发展,从统筹城乡发展到新农村建设,再到新时代的乡村振兴,反映出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三农”战略不断发展创新的过程[3]。新时代乡村人才致力于农业农村发展,为乡村提供了充足动力,带动城乡融合发展。返乡创业创新的乡村人才是城乡融合的纽带。乡村人才将自己的技术和经验投入到乡村建设中,带动了城乡资源均衡配置。在乡村人才的带动下,农业不断发展,农民收入不断提高。乡村人才回流乡村,激发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带动村民发展新产业、新业态,使更多村民实现就业,从而提高了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使城乡融合更为紧密。

    2 乡村人才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在乡村人才振兴过程中出现种种问题,影响着乡村人才的整体发展。只有深入了解问题,才能找到破解之路。我国幅员辽阔,地域差异大,但乡村人才振兴在推进过程中仍存在诸多共性问题。

    2.1 乡村人才数量不足且素质较低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镇化建设不断推进,乡村社会问题较为明显。

    一方面,城镇人口增长率较高,随之而来的是乡村人口大幅减少。农村人口从1978年占全部人口的82.08%下降到2018年的40.42%,乡村整体劳动力缺乏。同时,在这样的人口基数前提下,各类农村实用人才占比较少,乡村缺少乡村振兴的中流砥柱人才。据调查,目前乡村各类实用人才仅1 690多万人,占农村劳动力的3.3%,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农村人才总量不足[4]。另一方面,乡村人口素质较低。现代农业对农业生产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更多懂技术、会管理的专业人才。很多乡村青壮劳动力流向城市,留守人口多为妇女、儿童和老人,这些人受教育水平低,接受新鲜事物和知识的能力较弱,担不起农业技术革新的重任。

    2.2 乡村人力资源结构分布不合理

    乡村人口整体结构分布不合理的问题突出,直接影响乡村振兴进程中人才培育重点和效果。

    (1)乡村人口的年龄分布不合理。随着乡村人口外流,留守的多为老人、妇女、儿童,青壮劳动力占比较少。

    (2)乡村人才地域分布差异较大,与我国幅员辽阔的基本国情有关,更与当下国家地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有关。东部发达省份的乡村人才素质高于欠发达地区。

    (3)乡村人才生产领域的分布结构不合理。目前乡村人才多数面向的是老旧传统农业和手工业等较为单一的农业领域,乡村振兴需要的是从事创新型农业领域的人才。

    2.3 乡村人才培育管理体系不健全

    基于乡村振兴战略对人才的需求,应从“引、借、育、用、留”一体化视角系统性提出乡村人才振兴策略[5]。新时代的乡村振兴意味着全面实现农业现代化。因此具有专业的农业科学技术、经营管理经验的人才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1)缺乏乡村新型人才最主要的原因是对人才的引进和培育工作不到位,缺乏针对性、明确性的人才引进和培育模式规范。

    (2)不能很好地开发、任用人才。在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实际进程中不能与时俱进地培养相应人才,对人才的利用率不能达到最大化。

    (3)不能很好地留住人才。人才的成长需要一定的平台和环境,“软”“硬”环境均不可缺少。很多农村基础设施较落后,生存环境较差,而且人才的管理体系、评价激励体制落后。在市场化经济发展的今天,农村人才缺少相应的人才市场体系,人才数据信息不健全,使得很多乡村人才“有才无处投”。很多置身农业生产一线的乡村人才得不到相应的讲评和激励,很大程度影响了广大乡村人才的积极性。

    3 乡村人才振兴的基本路径

    新时代乡村人才振兴是一个系统性、规模性工程。既要大力发挥党的领导作用,积极探索综合性教育模式,也要不断优化人才的成长环境,加强青年乡村人才的引导和培育,从而全方位、立体化地促进乡村人才振兴。

    3.1 加强党对乡村人才的领导,健全人才机制

    乡村人才振兴离不开党对人才工作的部署领导。只有全面加强党对乡村人才工作队伍的领导作用,各部门通力协作,才能形成健全的乡村人才管理机制。

    (1)地方政府要根据党的领导,积极发挥应有职能,认真考察调研乡村人才基本情况,并制定积极有效的人才管理政策,为乡村人才振兴提供保障。

    (2)各地要建成人才管理机构,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完善人才管理机制,加强党对乡村人才的整体规划和指导。

    (3)加强对乡村人才的思想引导,建成各级乡村人才会议机制,通过开展乡村人才会议掌握最新人才情况和动向,对当地人才工作进行领导和部署。乡村人才应交流学习,提高工作效率。

    3.2 运用综合性教育培养模式,提高乡村人才素养

    乡村人才的培育是乡村人才振兴的重要基础。乡村人才的培育要适应农业生产改革发展的需要,运用综合培养模式。

    (1)乡村精英帮扶模式。乡村精英主要指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能人,例如养殖大户、农场主、村干部等[6]。乡村人才的培养要充分利用当地现有人才资源,挖掘技术、经营、服务才能,形成多样化的帮扶小组,使能劳者带动后进者,全面促进农民与现代农业的衔接。

    (2)现场教学模式。农业生产教育成长土壤在“农”,农业人才的培养过程更要注重产学结合,使更多的农业学习者投身于农业实地生产、深入田间地头。

    (3)项目推动培育模式。政府和培训机构要结合当地农业生产情况,选择一批具有示范性的产业项目,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例如理论教学、现场教学、观摩教学等,引导人才参与项目的生产、经营和管理,真切体验农业生产的全过程,强化教育效果。

    (4)信息化培育模式。将农业生产教育与互联网结合,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丰富乡村人才视野,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提高人才培育的效率和质量。

    3.3 优化农村人才成长环境,确保留住人才

    人才的引进、培育和发展离不开优良的成长环境。促进乡村人才振兴就要不断改善乡村人才环境,创新用人政策及评价激励机制,全方位打造良好的人才成长平台,增加乡村人才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1)充实物质环境。国家应大力改造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供给,完善住房、交通、教育、医疗多方面建设。

    (2)营造文化环境。强化重视人才的意识,大力宣传相关人才政策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意义。利用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农村人才工作政策、各地农村人才工作的好经验好做法、各类优秀人才成长历程和典型事迹,营造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良好氛围。

    (3)完善市场环境。完善与乡村人才振兴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条例,在法律上为人才振兴提供切实保障,优化乡村人才市场,完善农村人才市场管理,不断改进就业信息、职称评定、社会保障等方面。

    3.4 发挥青年人才作用,增加乡村振兴活力

    青年具有生命力和创造力,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力军。在《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0)》中明确写道:“乡村兴则国家兴,乡村衰则国家衰”。十九大报告也曾强调“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可见,青年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乡村发展中青年人才流失问题突出,使乡村发展动力不足。因此,要通过多元化发展,培养乡村青年人才,留住青年人才,给乡村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新生力量。

    (1)要丰富乡村教育内容。乡村教育在内容上不仅要涉及基础文化知识,更要拓展学生对农业的基本认知,使其认识到农业文化在中华文明的重要历史地位。同时,乡村教育要普及好“三农”基本知识,引导青年深入学习“三农”工作的重要表述。

    (2)在乡村振兴实践中,增强青年人才的农业本领。要不断优化农村青年人才的专业知识体系,丰富知识储备,提高农业技能。同时,要充分发挥青年人才的实际作用。要清楚地认识到青年人才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乡村人才,在乡村振兴过程中充当资源链接者,承担行动执行者、倡导者、引领者等角色。青年人才在乡村振兴中可以发挥正向作用[7],应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平台培育乡村青年人才的过硬本领。

     
    (文/李娜李文生)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李娜李文生原创作品,作者: 李娜李文生。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91tutao.com/news/show-6030.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help@91tutao.com。
    0相关评论
     

    (c)2016-2023 土淘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70034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