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切换]
  • 二维码
    土淘网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头条 » 专家观点 » 正文

    陕西法制网:把握农业农村重点,筑牢农村发展根基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4-19 14:58:43    浏览次数:234    评论:0
    导读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在乡村振兴上开新局”。我们要牢记总书记嘱托,拿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劲头,加快农业农村发展,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继续奋斗。要找准农业工作发展重心和工作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在乡村振兴上开新局”。我们要牢记总书记嘱托,拿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劲头,加快农业农村发展,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继续奋斗。要找准农业工作发展重心和工作重点,打牢农村的发展根基,笔者认为要重点抓好以下四点:

    第一个重点是“党建领村”。“党建引领发展,发展造福百姓”。 农村党组织工作的核心就是带领村民致富,引领村级发展。我认为,最关键的就是要通过有效的活动载体,找准支部党建工作和发展经济的结合点,引领广大农村党员发挥好“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的作用,切实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经济的优势,释放农业产业发展的活力,破解农民和集体增收的难题,真正树立起党组织的威信。村党支部要牢固树立“引领就是发展,引领就是服务”的党建理念,切实抓好“两委”干部的政治教育、思想引领、组织管理和作风建设,增强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努力把我们党在农村的堡垒打造得更坚强。同时,要注重发挥好党内制度的引导约束作用,严格落实好“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等制度,切实把从严治党落到实处。要把农村党员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在农村凡是能入党的,基本上都是头脑灵活、思路开阔、群众公认的能人、强人,他们有的是退伍军人,有的是个体老板,也有的是年轻大学生,都有一技之长,而且敢闯敢干,在发家致富上谁也不甘落后,如果能把党员都发动起来,作用非同寻常。工作中,要立足推动农村经济发展这个根本,坚持党性教育与技能培训并重,把对党员的学习教育穿插到日常的生产生活中,在思想上“引”,在能力上“帮”,在措施上“促”,不断提高创业技能和致富本领。同时,还要用好“光荣榜”、功德碑和宣传栏等,大力宣传推广创业致富典型事迹,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使广大村民在创业致富路上学有榜样、干有方向、少走弯路。

    第二个重点是“产业强村”。产业发展是富民之基、强村之本。要坚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找准发展路子,带领群众增收致富,加快壮大村级实力。一是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新常态下的农业发展,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和挑战。一方面,国家进口的大宗农产品价格在持续下降,而我们目前的农业生产则是“肥越施越多,地越种越薄,成本越涨越高”,成本“地板”和价格“天花板”给农业带来了双重压力。如果我们再不改变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农业发展的生存和利润空间就会被挤压干净。另一方面,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农村的地越来越少,而且村里的年轻的劳动力都不愿意在家里种地,大多数都选择了外出打工挣钱,挣得钱要比种地多得多,造成了从事传统农业的农民老龄化和一些村庄的空心化,“谁来种地”、“怎么种地”的问题越来越突出。要保持住农业发展的良好态势,就必须改变过去单纯追求产量增长,片面拼资源、拼消耗的老办法,转到依靠提高农民素质、调优农业结构、发展设施农业和高效农业上来,说白了,就是要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以“结构调整、项目带动、深化改革、科技创新、品质提升”为重点,持续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加快推动农业全面振兴。农村应该加大产业培植力度,根据市县重点培植的粮食、蔬菜、林果、畜禽、桑蚕等特色产业,结合村内的实际情况,在培植主导产业、发展现代农业、打造特色农业上下功夫,建成一批农产品生产基地,真正改变原来以种粮为主的单一农业发展模式;要加快推进土地流转,单兵作战没有优势,抱团发展才能提升效益,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是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把零散的土地集中起来流转给大户统筹运营,既能提高生产效益,又能把剩余的劳动力从土地里解放出来,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带来更多的收入。通过积极稳妥的引导土地承包经营权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逐步形成龙头连基地、基地连农户的经营体系,构建起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的经营格局,促进农业生产效益持续提升,实现农民收入稳定增长;要提高农民技能素质。发展现代农业离不开高素质的农民,特别是对村里的种养大户、科技能手、“土专家”,要切实发挥好他们的作用,把这类群体培养成科技兴农的示范带头人,让他们现身说法,给村民传授种养技术等知识,不断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二是做大做强民营经济。我们可以看到近年来对于发展民营经济,从中央到地方,各级都越来越重视,群众也越来越关注,从搭建公共服务平台,到建设信用担保体系等方面,加大了对发展民营企业的扶持力度,可以说,各级已经为民营经济的发展创造了绝佳的外部环境。对此,农村应该把握好机遇,实现借势借力发展。一要发动全民创业,让村民腰包鼓起来。现在的农民不比从前,甘心种地打粮、下力求财的越来越少,只要是稍微有点头脑的,都想着干个小买卖,多赚一个是一个。这也就说明了农民创业的愿望越来越强烈,他们需要的只是有人能去拉一把、带一步,帮着理理路子、找找门路。我们要响应群众创业致富的呼声,积极引导有创业意向、经济实力的村民和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办企业、做项目,帮着他们协调好小额贷款、手续审批等事项,为他们搞好服务、消除疑虑。二要领办合作社,让集体实力强起来。由村集体来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不仅可以让村干部站到发展农村经济的最前沿,也将找到基层党建和经济工作的结合点,实现强村与富民的“双赢”。比如村集体通过整理荒地入股、成立劳务股份合作社提供中介服务、成立置业股份合作社发展“房东经济”,将会较快提升村集体经济,村民也会得到许多实惠,党支部的核心地位越来越强,“两委”干部的群众威信也将随之越来越高。三是积极培植第三产业。第三产业的发展不仅能够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而且可以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拓宽农民增收的空间。在发展三产上,我们可以顺应发展趋势,突破传统业态。比如,有旅游资源的村,要结合城市居民向往乡村生活的特点,用好资源,打造特色,建成观光型、度假型、休闲型的旅游村庄,开发精品旅游项目,使乡村旅游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再比如,在发展电子商务上,目前,全国各地已经出现了很多“淘宝村”,“淘宝增收”的模式不仅仅是商贸企业,一些有条件的农村同样可以开设网络商铺,顺应现代消费模式,把特色农产品、工艺品放到网店上去经营,降低运营成本,开辟新的增收渠道。四是因村制宜选准路子。探索出一条适合本村发展集体经济的好路子,这是实现富民强村的根本。我们应该结合农村实际,在尊重村民意愿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宽增收的渠道。村“两委”干部长期生活在村里,熟悉每条河、每块地、每个人,村里发展有什么优势、有什么资源,心里一清二楚,这是发展村集体经济的优势所在。要立足实际,认真分析和研究本村的地理、资源、环境、人脉等有利条件,科学谋划本村的主导产业和发展方向,确保为村里找到一条或者几条持续可靠的增收路子。

    第三个重点是“实事兴村”。持续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也是各级组织的情感所系、职责所在、使命所为。要时刻记着群众的诉求和呼声,尽力办成一些惠民实事,让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变化,真正得到实惠。一是不折不扣地落实惠民政策。对上级下发的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资补贴、农村社保等资金,都要确保及时足额发放到位,一分不少地送到老百姓手中,绝不能出现资金挪用、截留等问题。同时,要持续跟踪脱贫人口的收入变化和“两不愁三保障”巩固情况,做到“扶上马送一程”。加强对低收入边缘群体、收入骤减和支出骤增群体的监测,防范返贫和解决新生贫困、次生贫困问题,确保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现在每个村里依旧有孤寡老人、残疾人、“五保户”等困难群众,这是帮扶的重点对象。要经常到他们家里走一走、问一问,看看有什么需要帮助解决的问题,看看有什么能够给他们提供的方便,切实加大救助帮扶的力度,让他们感受党和政府的温暖。二是深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各级政府在整治农村环境、建设生态文明乡村上,投入了巨大的人财物力。下一步,要把我们行之有效的做法坚持下去,按照“美丽乡村建设”的标准要求,继续抓好各项工作任务落实,努力打造宜居宜业的美丽乡村。要抓好村容村貌整治。村里的环境好不好,群众最关注,感受最深刻。“美丽乡村”,首要的就是干净起来,这是最基本的标志,也是最薄弱、易反弹的一个方面。现在有些村和社区在外面看,一排排的房子很整齐、很干净,但是进去转一转,一些房前屋后堆放着建筑垃圾,上面还扔着村民的生活垃圾。因此,要广泛发动,全民上阵,为群众打造一个干净的居住环境;要丰富村民文化生活。过去村民在茶余饭后,多数是聚在村头东家长西家短,基本上没什么娱乐项目。乡村要振兴,离不开文化振兴,农村应该结合实际,利用文化设施,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发挥好“文明一条街”、善行义举“四德榜”、道德评议会、文明评选活动等载体作用,突出抓好村民的思想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教育,促进农民生活方式转变,培育良好村风民风。三是加快完善农村基础设施。脱贫攻坚期间,各级持续加大水、电、路、医、学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显著改善了农村群众的生活条件,但是与农民群众的期望和要求相比还有差距。比如,在道路建设上,我们要在村村通柏油路的基础上,逐步把村内主要街道和背街小巷都修整好,方便村民的出行;饮水困难、旱田较多的村要把打井治水作为头等大事,解决燃眉之急;在村卫生室建设上,要继续改善设施简陋、条件较差的现状,不断提升就医条件,提高乡村医生待遇,进一步筑牢农村卫生服务的“网底”,让村民就医方便、就医放心。

    第四个重点是“依法治村”。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依法治国的根基在基层。推进依法治国,既是中央的重大战略部署,也是解决好当前复杂矛盾问题的重要手段。特别是随着农村改革发展的深入推进,农村的工作形势和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呈现出了经济发展多元化、矛盾纠纷复杂化、价值取向多样化等特征,加之农民群众的民主意识、法治意识不断增强,涉及农村土地征用、城镇房屋拆迁、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村级矛盾比较尖锐,要想把农村社会治理好、管理好,以往那种“一靠资历老、二靠本事硬、三靠嗓门大”的管理模式已经落伍,迫切需要通过依法治村,把各项农村事务纳入依法管理的轨道。一是坚持依法办事,着力打造“法治村”。推进依法治村,农村干部尤其是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和村会计,要增强自身的法治意识,带头在工作生活中学法懂法、遵纪守法,带头在行使权力的过程中依法办事,不能因为村里“乡土味”浓,就以情代法、人情干预。想问题、做决策、办事情,都要想一想是否有法律依据、是否合乎法定程序,制定村规民约必须结合本村的历史传承,贴近农民生活实际、符合群众意愿,依法保障村民自治,实现基层治理的法治化。乡村振兴队伍要切实发挥好作用,利用自身文化基础好、语言表达能力强、思路办法活的优势,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加强普法宣传,强化村民的法治思维,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浓厚氛围。二是抓好村务公开,着力打造“规范村”。一方面,要根据“常规事务定时公开、专项事务随时公开、点题事务及时公开”的要求,严格按照规定的时间、内容、形式落实好村务、财务、党务公开,敞开门听意见,接受党员群众监督,消除群众疑虑。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健全村级监督机制,制定完善各项监督制度,不断探索和创新民主监督的方法和途径,充分发挥村务监督委员会作用,保证村民能够真正监督村干部的工作。三是实施民主决策,着力打造“民主村”。现在的农民群众“经济上盼致富、政治上盼民主”,改革开放以来,农民群众的民主法制意识和参与村级事务的积极性明显增强。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干工作,都要听听党员、群众的意见。村里的每项事务,特别是涉及村庄发展的大事,涉及农民群众切实利益的大事,一定要按照民主决策的要求,由集体研究讨论决定,真正把决策的过程变成汲取群众智慧、维护群众权益的过程。在推进落实上,充分调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把落实决策的过程变成相信依靠群众、放手发动群众的过程,使党支部主张变成群众的自觉行动。四是加强社会治理,着力打造“和谐村”。老百姓有矛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大家回避矛盾,结果使小矛盾变成大问题,有的甚至演变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大事件。对于农村发生的群众矛盾纠纷,要充分发挥基层治保、调解组织的作用,要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进行认真分析,早发现、早介入、早调处、早化解,努力将各种矛盾消除在萌芽状态、化解在当地,避免盲目上访、越级上访,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同时,要强化治安防控,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依法严厉打击侵害农村妇女儿童人身权利的违法犯罪行为,开展农村交通、消防、自然灾害、食品药品等领域风险隐患排查和专项治理,健全农村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体系,落实联防联控、群防群控措施,为广大村民创造一个安全和谐的生活环境。

    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三农”工作安天下、稳民心,历来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要统筹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和农村改革等重点工作,持续沿着“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的目标和路径,更富成效的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为乡村振兴发展的新篇章提供有力支撑。

    作 者:薛东康

    编辑:段鑫

    责编:蒋奇

    主编:姚启明

     
    (文/小编)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91tutao.com/news/show-6412.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help@91tutao.com。
    0相关评论
     

    (c)2016-2023 土淘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70034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