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切换]
  • 二维码
    土淘网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头条 » 农业头条 » 正文

    三农问题的本质是什么?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3-21 20:08:07    浏览次数:607    评论:0
    导读

    中央一号文件连年聚焦三农问题,自从2005年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正式提出三农,几乎每一年都是各界关注的热点词,那么三农问题的核心

    中央一号文件连年聚焦三农问题,自从2005年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正式提出“三农”,几乎每一年都是各界关注的热点词,那么三农问题的核心和本质是什么?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人的问题。农民真苦,让农民在很苦的环境下从事农业,显然是不公平的,他们也应该享受现代化的成果。但事实并非如此,农民的职责是种地,是在满足了自身需求的前提下,为社会生产安全的食物。但是,今天的农民被称为“农民工”,既当农民,又当工人,既负责在农村种地,又要到城市里的工厂做工,一个身份,两种职责。城市与经济的繁荣有农民工的汗水,13亿人吃饭更是农民的功劳。
    据了解,以城镇为中心,其经济辐射力度决定三农问题的程度。距离城镇近一些的,村民可以就近到城镇就业,他们每天来往于城乡之间,工资可能不高,但可以照顾家庭,不需要在城镇再租房子,所以留守儿童、空巢老人问题不太严重。距离城镇越远,外出务工的越多,原因就是村民们的经济生活受城镇辐射有限,城镇经济辐射力的递减效应随距离而减弱。在这些偏远乡下,交通不便,基础设施落后,村民为了谋生,不得不大量外出务工。另外,农家乐等乡村经济也多发生在城镇半小时经济圈里,出了这个经济圈搞农家乐,就很不容易,除非极有特色。我曾在河北省阜平县的一个距离县城4公里的村子搞过调查,发现有家庭仅种菜一项年收入就达数万元。
    三农问题和人均资源拥有量也密切相关,这种资源主要是耕地、水面、山地等,其本质也是经济问题。一个地方,如果人均耕地多,这个地方外出务工的会少一些,因为头脑灵活的村民可以通过种地来增收。市场意识高、科技能力强的村民是乡村的坚守者,他们因为农业致富,并成为一方水土的种植养殖大户。这样的新农人在中国还不少,比如河北的安金磊,他通过数十年的自然农法实践,解决了农产品质量的同时,也解决了有机农产品的产量问题,平均亩产要比周边村民石油农业种出来的高出不少,成为享誉全国的有机农耕代言人。
    乡村建设也好,农业可持续发展也好,都需要考虑农民的主体性,要调动农民的积极性。要实现这一点,农村的主体经济——农业,必须考虑可持续、多元生产模式的试行和构建。政府在这方面要采取更为开放的政策和更多的财政扶持,从而提高和改善农民的收入,奠定乡村建设的经济基础。实现农民与城市人享有同样的福利待遇,如医疗、教育、卫生和其他生活所需的公共设施和产品等。这应该作为当代乡村建设的核心内容。恢复村集体和乡村传统文化,发展农协组织,教育和培育农民的自觉意识,让他们成为乡村建设和农业发展的主体。这几个问题是相辅相成的,缺少任何一方面的投入,乡村建设都无法取得良好的效果。
    当下出现的三农问题是中国长期以来城乡发展不均衡的必然结果,是重工轻农的必然结果,这在其他国家也有出现。自农村取消农业税以来,工业反哺农业的大方向在我国得到确立,当前的乡村振兴计划就是这一 大方向的更高更长延伸,这是中央下决心解决三农问题的路径总揽,是三农的幸事,更是民族的幸事。可以确定的是,通过一代代人的不懈努力,一个个绿色、和谐、文明、发展的乡村一定会出现在中国的版图上,逆城市化的浪潮未来也一定会出现,农村会成为未来中国的奢侈品。
     
    (文/小编)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91tutao.com/news/show-376.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help@91tutao.com。
    0相关评论
     

    (c)2016-2023 土淘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70034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