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切换]
  • 二维码
    土淘网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头条 » 农业头条 » 正文

    都市农业就是农业进城了吗?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4-09 13:24:42    浏览次数:211    评论:0
    导读

    一头服务城市,一头富裕农民,都市现代农业近些年来已成为我国现代农业重要的组成部分,并以加速度领跑在前列。以广西玉林市五彩

    一头“服务城市”,一头“富裕农民”,都市现代农业近些年来已成为我国现代农业重要的组成部分,并以加速度“领跑”在前列。以广西玉林市“五彩田园”特色农业示范区为例,在那里游人可以体验种植采摘、旅游观光、民俗文化等深度乡村旅游内容,吸引了不少市民前去观赏,当地村民的民俗接待生意也异常红火。
    在2016全国都市现代农业现场交流会上,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在会上发言强调,发展都市现代农业,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服务城市、富裕农民为中心,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主线,大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产业结构,强化支持保护,创新体制机制,提高发展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形成功能多样、高效生态、产业融合、城乡一体的新格局。
    “都市现代农业在推进工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及建设美丽乡村等方面会有越来越大的作为。”北京农学院都市农业研究所所长史亚军表示,“重新认识、用活农业、农村和农民资源,转变目前农村经济发展方式,是都市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点。”
    农业“进城”了
    中国都市农业的实践最早源于上世纪80年代末的城郊农业,如果说,当时的城郊农业是农业“围城”,那么,都市农业就是农业“进城”。上世纪90年代都市农业开始起步,2003年,北京在全国最早提出了建设“都市型现代农业”的概念。
    根据经验分析,人均GDP达到2000~3000美元,即可进入都市农业阶段。中国的都市农业经历了近30年的发展,逐渐从一线城市扩展至二三线城市,发展理念和实践模式也不断创新。
    作为一种与城市经济、社会、生态紧密结合、融为一体的农业形态,都市现代农业体现出“多功能”的特征。我国都市现代农业的定位是:“菜篮子”产品重要供给区、农业先进生产要素聚集区、农业多功能开发先行区、农业标准化样板区、农产品物流核心区和生态农业示范区。
    跟传统农业相比,都市现代农业不仅仅有“菜篮子”“果篮子”的经济功能,更应该深度开发都市现代农业生态、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功能。
    以北京的景观农田为例,其不仅是传统的农业生产,更是实现了农业与景观、农村与休闲的结合,2015年,北京市新建田园景观点76个、1万余亩,已建农业景观10万余亩。据统计,2015年农田观光人数达762万人次,带动二三产增收3亿多元,相比2014年分别增长7.32%和6.67%。
    “加快发展都市现代农业,助力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关键,在于产生更多的一二三产融合效应。”史亚军表示。
    率先用新技术种田
    都市现代农业的形成与中国现代化和城市化发展密切相关,但是,随着城市面积的不断扩大,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大城市,小郊区”,都市现代农业的建设和发展也面临城市周边资源不足、劳动力成本高等限制。
    如何在城市周围确保农产品供给?如何保障农产品安全?除了产业结构的调整,中国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为都市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和支撑。
    “都市现代农业特点之一就是率先应用新技术,从这些年的发展来看,都市农业的发展越来越离不开科技的支撑。”史亚军说。
    史亚军还表示:“从目前来看,一项新的农业技术研究成果,其生命周期不是特别长,一般三到五年,随着风味、成本等问题逐步地不适应都市现代农业的发展。”他说,希望科学技术的研究应该深入结合特定城市的安全、生态、文化、消费的需求而“因地制宜”。
    超前的发展规划
    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我国的都市现代农业由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扩展,从人口密集的一线城市发展至二三线城市,并形成了多样的都市现代农业类型。可以说,各地的发展模式、发展程度及功能定位不尽相同。
    比如,北京形成了以设施、籽种、观光休闲、会展等为特征的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大连则以工业化理念引领、用企业化模式推进都市型现代农业建设;南京则从十几年前开始就把休闲农业作为农业主导产业。
    据了解,近年来各大中城市把发展都市现代农业摆在突出位置,加大政策扶持,在“菜篮子”供给保障能力、现代生产要素导入、都市农业产业形态、规模化经营主体培育、城乡一体化发展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都市现代农业一方面要解决城市扩张带来的问题;另一方面,还要通过都市现代农业来涵养我们的城市环境和保存地方的文化。因此,未来都市现代农业的发展既要“以农美城,以农活村,以农富农”,还要强调对文化传承、生态改善、市民康体养生以及城市和谐发展起支撑作用。
    史亚军表示,“农林景观一体化应该是都市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我们需要思考的是怎么把农田变成景观,怎么进一步强化生态、美化、游览观光的作用。要超前地向生态型、文化型、景观型都市农业发展方向去做,让农业成为我们城市和谐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文/小编)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91tutao.com/news/show-557.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help@91tutao.com。
    0相关评论
     

    (c)2016-2023 土淘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7003464号